股票配资配资_股票配资资讯_股票配资平台推荐
你的位置:股票配资配资_股票配资资讯_股票配资平台推荐 > 股票配资资讯 > 清远股票配资平台 六首亡国之痛,谁的更悲凉?
发布日期:2025-04-25 22:40 点击次数:198
李煜的情写到了极致清远股票配资平台,但少了历史的厚重感,少了人民的亲近感。人们读李煜的亡国诗词,更多的对于他个人的同情,对于亡国的痛苦是体会不到的,甚至会觉得他的亡国会迎来宋朝的繁荣。
杜甫的春望,体现的是盛唐的倒下,是读书人精神殿堂的崩塌,是无数百姓流离失所的悲怆,读春望只会感到深深的绝望,是一个伟大时代的倾覆是每一个大唐子民的苦难。
一个人的亡国不是亡国,尽管他是帝王,盛唐的亡国才是真亡国,那可是盛唐啊!
第一首
《泊秦淮》
杜牧〔唐代〕
烟笼寒水月笼沙,夜泊秦淮近酒家。
商女不知亡国恨,隔江犹唱后庭花。
【赏析】
这是一首即景生情之作,通过写夜泊秦淮所见所闻的感受,揭露了晚唐统治者沉溺声色,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。
前半段写秦淮夜景,后半段抒发感慨,借陈后主(陈叔宝)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,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,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。全诗寓情于景,意境悲凉,感情深沉含蓄,语言精当锤炼,艺术构思颇具匠心,写景、抒情、叙事有机结合,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。
【创作背景】
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,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。诗人夜泊秦淮河岸,眼见灯红酒绿,耳闻淫歌艳曲,触景生情,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,当权者昏庸荒淫,便感慨万千,写下了这首《泊秦淮》。
第二首
《相见欢·无言独上西楼》
[五代]李煜
无言独上西楼,月如钩。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。
剪不断,理还乱,是离愁。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。
【赏析】
这首词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,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,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,这里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,这首词感情真实,深沉自然,突破了花间词以绮丽腻滑笔调专写“妇人语”的风格,是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之作。
李煜的这首词情景交融,感情沉郁。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,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感情。此外,运用声韵变化,做到声情合一。下片押两个仄声韵(“断”、“乱”),插在平韵中间,加强了顿挫的语气,似断似续;同时在三个短句之后接以九言长句,铿锵有力,富有韵律美,也恰当地表现了词人悲痛沉郁的感情。
【创作背景】
开宝八年(公元975年),宋朝灭南唐,李煜亡家败国,被囚禁待罪于汴京。李煜后期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,沉郁哀婉,感人至深。《相见欢》便是后期词作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。
第三首
《过零丁洋》
宋/文天祥
辛苦遭逢起一经,干戈寥落四周星。
山河破碎风飘絮,身世浮沉雨打萍。
惶恐滩头说惶恐,零丁洋里叹零丁。
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
赏析:
首联“辛苦遭逢起一经,干戈寥落四周星。”“起一经”当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说的,四周星即四年。天祥于德祐元年(1275),起兵勤王,至祥兴元年(1278)被俘,恰为四个年头。此自叙生平,思今忆昔。从时间说,拈出“入世”和“勤王”,一关个人出处,一关国家危亡,两件大事,一片忠心。
颔联接着说“山河破碎风飘絮,身世浮沉雨打萍。”还是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。宋朝自临安弃守,恭帝赵昰被俘,事实上已经灭亡。剩下的只是各地方军民自动组织起来抵抗。用山河破碎形容这种局面,加上说“风飘絮”,形象生动,而心情沉郁。
颈联继续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,昔日惶恐滩边,忧国忧民,诚惶诚恐;今天零丁洋上孤独一人,自叹伶仃。皇恐滩是赣江十八滩之一,水流湍急,令人惊恐,也叫惶恐滩。原名黄公滩,因读音相近,讹为皇恐滩。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境内赣江中,文天祥起兵勤王时曾路过这里。零丁洋在今广东省珠江15里外的崖山外面,现名伶丁洋,文天祥兵败被俘,押送过此。前者为追忆,后者乃当前实况,两者均亲身经历。一身为战将,一为阶下囚。故作战将,面对强大敌人,恐不能完成守土复国的使命,惶恐不安。而作为阶下囚,孤苦伶仃,只有一人。这里“风飘絮”、“雨打萍”、“惶恐滩”、“零丁洋”都是眼前景物,信手拈来,对仗工整,出语自然,而形象生动,流露出一腔悲愤和盈握血泪。
尾联笔势一转,忽然宕进,由现在渡到将来,拨开现实,露出理想,如此结语,有如撞钟,清音绕梁。全诗格调,顿然一变,由沉郁转为开拓、豪放、洒脱。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”让赤诚的心如一团火,照耀史册,照亮世界,照暖人生。用一照字,显示光芒四射,英气逼人。据说张弘范看到文天祥这首诗,尤其是尾联这两句,连称:“好人,好诗!”诚然文天祥把做诗与做人,诗格与人格,浑然一体。千秋绝唱,情调高昂,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。
第四首
《述国亡诗》
五代十国·花蕊夫人
君王城上竖降旗, 妾在深宫那得知?
十四万人齐解甲, 更无一个是男儿!
这首《述国亡诗》,一向被用来借女流的勇气羞辱怯懦的军人。诗本身其实不不怎么样,所以流传完全因为人们感佩弱女子能有这般豪气。但在下毫无同感,相反,很不以为然。
若对历史背景稍加了解,大概赞同此诗的就不多了。这花蕊夫人是后蜀君主孟昶(厂)的贵妃。后蜀是“五代十国”的十国之一。
与西方文明不同,中华文明的主体是一个民族。因而它天然地具有大一统观念。所以自古那些胸怀天下的英雄豪杰的终极理想就是一统天下。武力造就一统的王朝由盛而衰,当其武力不足以统御,皇权就变为在野之鹿,于是英雄就再群起而逐之。军阀们谁也不服谁,就形成群雄割据。最后最强者胜出,又归一统。
其实,英雄辈出,杀得天昏地暗,是人间最恐怖的事。从斩黄巾群雄并起到三分归一统,中国的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二。
五代十国所处的唐后宋前的五十多年,正是大动荡、大战乱时期,涌现的军阀和英雄、被废立的皇帝数量为历代之最,其实比“三国”的六十多年有过之。只是没有《三国志》、《三国演义》那样的杰作的记述和表现之,那些战争与祸乱,豪杰和雄主并不熟悉于民间。
后周的大将赵匡胤经过“陈桥兵变”,从过世的皇帝柴荣的儿子手中巧取了皇位,建立了宋朝,再逐个消灭割据政权。
宋一家独大的格局业已形成。宋军是自后周以来征战磨砺的虎狼之师。灭蜀之战只用了66天。可见宋军的厉害。后蜀军疏于训练,军无斗志。
本来蜀有天险。但上无斗志,下必懈怠。北面剑门关被攻破,东边长江三峡被攻破。剩下的就是成都平原的坦途。这时候说投降是孬种,纯属站着说话不腰疼。贵妃一向陪着国君风花雪月,吟诗唱曲之闲暇,怎么不见说几句励精图治的话,管不管用作别论,起码事后再嘴上逞强也多少合乎情理。
孟昶是个风雅人儿,每日沉迷于唱和香艳诗词。在这乱世,逸乐偏安的政权迟早要消亡,为之流血有何益处?
倘蜀军果如女诗人所愿,忽然如战神附体,殊死战斗直到最后一人,又怎样?最终后蜀还是不免灭亡,却多死十多万人,使地方糜烂。
所以,对宋军、蜀军、百姓,最好的选择是,尽早结束战争,也就是后蜀投降。一人投降而救数以十万计性命,不仅不可耻,而且善莫大焉!
第五首
《春望》
杜甫(唐)
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
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
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
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
《春望》全诗铿然作响,气度浑灏,韵律为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,是千余年来脍炙人口的五律佳作。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,饱含着兴衰感慨;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、心系国事的情怀,充溢着凄苦哀思。全诗格律严整,对仗精巧,声情悲壮。
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、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,意脉贯通而不平直,情景兼具而不游离,感情强烈而不浅露,内容丰富而不芜杂,格律严谨而不板滞。全篇情景交融,在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。全诗感情深沉,而又含蓄凝练,言简意赅,充分体现了“沉郁顿挫”的艺术风格。此诗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情绪体验,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、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,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,也展现出诗人忧国忧民、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。
第六首
《寒菊》
宋·郑思肖
花开不并百花丛,独立疏篱趣未穷。
宁可枝头抱香死,何曾吹落北风中。
作者介绍
郑思肖(1241年—1318年),宋末诗人、画家,连江(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)人。原名之因,宋亡后改名思肖,因肖是宋朝国姓“赵”的组成部分。字忆翁,表示不忘故国;号所南,日常坐卧,要向南背北。
【赏析】
这首诗的重点是托物言志,不在于发挥画理,因此具有咏物诗的特征。全诗写菊花之形貌,得菊花之神理,又能超乎其上,在充分表现菊花自然属性的同时,摅写了郑思肖的爱国情操,既表现出菊花的自然美,菊画的绘画美,又表现了画家兼诗人的人格美,使菊花形象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得到和谐的统一,这首题画诗也便有了崇高的审美体验和深睿的哲理含蕴,使读者从中获得美感愉悦和生活启迪。
【创作背景】
郑思肖是南宋末年的爱国诗人,南宋灭亡以后清远股票配资平台,作者便一直隐居在苏州一个和尚庙里,终身不仕,连坐着、躺着都朝着南方,表示不忘宋朝,这首诗是作者在南宋灭亡以后所写。
下一篇:没有了
Powered by 股票配资配资_股票配资资讯_股票配资平台推荐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